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华人科学家研发光驱动「软体浮游机器人」,有望处理水面污染物

Robospeak 机器人大讲堂 2022-08-17

当蒸汽机与机器人结合,会发生什么?


会变成软体蒸汽机!



它以光为驱动,以水为燃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水蒸发并推动水面游动。

 

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自动调整游泳姿势,不仅自身无污染,还能处理污水和清理漂浮物!

 

这是由著名材料学家殷亚东团队开发的一种软体浮游机器人,以水黾为灵感,用蒸汽机原理运动,该文章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 上,论文题为《用于自适应振动和仿生游泳的光驱动软体蒸汽机》(Light-poweredsoft steam engines for self-adaptive oscillation and biomimetic swimming)。



▍光驱动软体蒸汽机:以光为驱动,以水为燃料


光驱动有什么好处呢?

 

机器人可以不受导线限制,运动更灵活、更自由,运动范围更广泛。

 

光驱动软体蒸汽机由三层聚合物薄膜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聚酰亚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其中,上层的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较小,而最下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两种材料都是疏水性的,使得生成的薄膜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中间的水凝胶层可用于储藏大量水分、以及包埋四氧化三铁和铜(Fe3O4/Cu)复合纳米棒,该纳米棒能够将光转换成热。


在光的照射下,纳米棒发热,将软体蒸汽机的温度带动起来,由于下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高,薄膜会先向上弯曲。



在持续光照下,温度逐渐升高,直到周围的水开始蒸发,研究人员借助高速摄像机,观察到这时在顶层和水凝胶层之间会形成蒸汽泡,使薄膜稍微向下到不平衡状态;然后气泡膨胀到薄膜时,蒸汽被释放,导致薄膜再次恢复到平衡状态,这种连续的蒸汽产生和释放可以在薄膜中产生持续的机械振荡,来驱动软体机器人在水面上的浮游。


▍主动适应光线强度,自动调整游泳姿势


光游起来还不够,如何让机器人主动响应光线强度的变化呢?

 

答案就在振动频率上,只要能控制薄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就能改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而振动产生的频率和振幅,取决于蒸汽泡的产生和释放速率,这时即可通过控制光的强度,来改变机器人的振动模式和运动方式。



比如在弱光照射下,蒸汽泡的产生很慢,这时就能观察到间断的、周期性振动;当增加光功率时,蒸汽泡的产生速率也会增加,振动频率也会更快,这样软体机器人就可以响应外界的光强变化,并能主动改变自身振动和浮游运动模式,这突破了很多软体机器人的局限性,为设计可自主适应外界变化的软体机器人提供了新思路。

 

▍仿生自适应游泳运动员


基于光驱动软体蒸汽机,研究人员设计了水面浮游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能在水中更有“劲”,他们设计了一个具有120°曲率的半球形致动器,该结构可让机器人的两端深入水面以下汲水,还可把水通过水凝胶层传递到机器人身体中作为 “燃料”,减少热量损失和耗散。



使用激光作为可控的光源,在弱光照射下,机器人的游泳速度呈周期性变化,先加速,然后再减速。

 

在强光照射下,机器人可快速并匀速游动,最好游泳成绩为 1.3 毫米每秒,相当于大约每分钟 4 个机器人身长,并可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如果后续进一步增加功率,有望可以实现更快的浮游。



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可以改变游泳方向,使用激光照射头部左侧,机器人可以进行顺时针平稳旋转,通过控制照射位置,还可以实现前进、转弯和后退,并有望在弯曲、狭窄的管道内探索。



▍未来,机器人的“第四层”可处理污水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殷亚东,是世界顶尖的材料科学家,目前是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终身教授。


殷亚东团队的李志伟博士是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他表示:“我们的动机是让软机器人具有可持续性,并能够自行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使用阳光作为动力,这台机器是可持续的,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也可以重复使用。”

 

光驱动的软薄膜也有不少,但还没有诞生过像软体蒸汽机这样能够实现的可调节的周期性振动,这是控制机器人发挥作用的关键。



机器人的当前版本只有三层,研究团队未来会增加第四层,可以吸收油或其他化学物质,去清理水面的原油泄漏,或携带化学催化剂,当它在水面自由浮游时,就能净化污染水体,如果以太阳光作为能量源,它可实现持续工作,并且无需额外操控。

 

他们还想尝试更精确地控制其振荡模式,并赋予其进行更复杂运动的能力。

 

【参考链接】

https://doi.org/10.1126/scirobotics.abi4523


-------------------END-------------------




更多精彩

*两家路径不同的农业机器人企业,一家即将上市,一家卖到60个国家地区

*2年2-3倍增速,年实际交付量超过2000台,协作机器人爆发力初显?

*开源设备 赋能科研 | “协作机器人关节模组的设计与驱动控制研究” 论文分享

*AI大咖说 | 在北航,寻找月亮之上与海洋深处的仿生浪漫

*盘点:2022冬奥会将会出现的那些机器人们

*脑机接口、智能驾驶、仿生机器人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机器人大讲堂走进百所高校·北京联合大学站服务机器人专题直播活动圆满收官

*震惊!这家企业推出的移动机器人平台竟使用了与火星车相同的机械结构原理!

*智能技术破局同质化?新商业模式将现?2021年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总结

*协作机器人创新正加速,看节卡机器人如何重构生产力

*满足更复杂应用场景 !中科深谷助力山东大学新型柔性机器人研发成功

*消费升级下,竟然为上游制造业也带来了这些惊人改变?

*登机不迟到 问路不求人,深圳机场卫星厅“黑科技”上新!

*AI大咖说 | 走进南科大、优必选科技,看AI机器人的运动能力!

*先后公布机械手、移动机器人两项机器人研究进度,索尼这次究竟是业务扩展,还是转型吹号?

*一场汽车零配件与协作机器人的“双向奔赴”

*南航壁虎爬坡式机器人,脊柱可灵活弯曲,可在坚硬和软斜坡上快速爬行

*科技为国货加码 珞石机器人智慧缝制引领鞋服企业智能变革

*想知道黑科技仿生手臂如何驱动?中日两高校合作发表仿生手臂驱动技术研究综述

*央视聚焦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绿的谐波、节卡协同合作成典型案例

*硅步推出巡回产品+技术交流会!活动意见征询进行时,有奖问卷邀您来答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腿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软体机器人等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关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发送“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招募作者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LDjqrdjt@16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