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

❖❖

目 录



摘 要

探析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

——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为例

作者:邵璐

作者简介:邵璐,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内的中国当代文学外译与传播,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相关研究集中于个别作家作品的译介,研究成果呈“点状”分布特征,未能展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传播之全貌。文章利用数字人文技术,爬梳所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本的出版情况、海外馆藏量、评分、评论数、书评篇数等量化数据,比较不同作品译介的详实数字信息,探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本的传播与接受总体情况,分析影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本传播的内外部因素,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外译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

变化与趋势:对2018—2022年国际传播研究论文的考察

作者张国良、邵欣悦

作者简介:张国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邵欣悦,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摘要:文章回望国际传播研究80多年历程,重点考察了近5年来的状况,研究发现:这一传播学的分支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量变而发生质变以来,至21世纪10年代末再次迎来一个量变与质变同步发生的转折点。其论文数量,自2018年突破年均100篇以来,持续增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其研究内容,除延续原有的三个重点(文化全球化、软实力、新媒介作用)外,还出现了两个新重点(全球性危机、新媒介负面影响)。其中,“全球性危机”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同时,其有关中国研究的内容,也体现了五个重点,但不同的是,尤为重视“软实力”研究,这与中国传播学界的取向接近。总的来说,国际的中国传播研究比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更为多样、前沿。就整个国际传播研究的对象而言,中国具有仅次于美国的重要地位,但就高质量(高被引)论文的作者而言,中国传播学界的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尚处于“第四梯队”,亟待加强。

关键词:国际比较;国际传播研究;核心期刊论文;研究重点

跨文化传播的新场域

——基于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研究

作者孟建、符艺娜

作者简介:孟建,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符艺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摘要:国际A类电影节,是国际公认的“各国电影最高竞赛方式”“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国际审美风格展示场域”。多年来,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获奖的大量中国电影,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不断关注。一路走来,中国电影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向全球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进发。在电影节和电影周这一国际传播的主要阵地上,在全球化的新起点,中国电影要从走向国际,到影响世界,需要我们形成能够为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体系,以及适应全球市场的传播体系;需要我们在文化的重构中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与交流。文章以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获奖的大量中国电影为例,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获奖电影的文化表征与跨文化传播力,分析中国电影如何参与国际A类电影节竞争,并借此让中国电影逐步走向国际舞台,让中国电影开始影响世界,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构建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国际A类电影节;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

面向“Z世代”的精准化国际传播

者:李厚锐

作者简介:李厚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副研究员。

摘要:为深入推进国际传播工作,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Z世代”乃是国际传播的策略性受众,其性格特征、传播行为及情感认知具有鲜明特点。面向“Z世代”的精准化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国家话语主体性模糊、数据话语权减弱、跨文化对话叙事鸿沟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应当构建聚焦“Z世代”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和叙事体系,打造面向全球青年的智能化融媒体传播矩阵,探索视频化视角下跨文化精准传播模式创新。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Z世代;分众传播;权力话语

公共服务动机与改革态度:来自消防员的经验证据

作者:杨开峰、高灿玉

作者简介:杨开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

高灿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要激励改革对象和改革主体直面改革阻力。作为公共管理者的关键激励特征之一,公共服务动机是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要求的重要指向。国际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公共服务动机对改革态度的激励,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改革实施前的个体态度,未检验公共服务动机在改革后的长期激励作用及其与其他激励因素的协同性问题。文章以2018年消防组织改革为例,分析改革落地后公共服务动机对改革态度的影响,并探究晋升机会感知与组织成员适配性两类激励因素对公共服务动机作用边界的影响。通过分析来自四省份的调查数据发现,在改革落地后,公共服务动机依然能积极影响个体改革态度。同时,晋升机会感知负向调节二者关系,组织成员适配性则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改革情境中的激励结构研究,论述了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服务动机;改革态度;晋升机会感知;组织成员适配性

从军经历对地方政府评价的影响:基于CFPS调查面板数据的研究

作者朱亚鹏、唐海生

作者简介:朱亚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唐海生,中共潮州市委党校讲师。

摘要:从军经历的政治效应一直得到国际学界关注,但并未形成一致结论。国内学者对从军经历的政治社会影响整体关注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探讨从军经历的经济社会影响,较少关注从军经历带来的政治效应。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从军经历对地方政府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可以通过提升退役军人的生活满意度、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地位和未来信心,从而提高其地方政府评价。然而,从军经历也可能增加退役军人对治理问题严重性的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从军经历对地方政府评价的积极影响。本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的管理和保障,推进拥军优属,促进退役军人与地方政府间的良好互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从军经历;地方政府评价;生活境遇;个体期望

市民服务热线中的政府回应:以上海市X区为例

作者:秦川申、张弘力

作者简介:秦川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弘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12345市民服务热线逐渐成为公民表达的重要渠道。文章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公民个体和群体情绪的回应性差异进行分析,通过选取12345市民服务热线派单至上海市X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工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情感词典计算公民诉求的情绪倾向,使用多项逻辑回归检验公民参与中个体和群体情绪特征对政府回应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公民个体诉求情绪特征越积极,政府回应性越强;诉求来源群体负面情绪越强烈,政府回应性越强;将群体情绪与个体情绪区分,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对于公民情绪的回应逻辑,即第一,个体层面,理性、合理的诉求表达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更强的回应性,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群体层面,地方政府在回应过程中会着重关注负面群体情绪,缓解集体行动风险。

关键词:政府回应;市民服务热线;个体情绪;群体情绪;集体行动

县域项目制治理:理念与机制

作者:刘述良、吴少龙

作者简介:刘述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吴少龙,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运作项目是地方治理的核心工作内容,经济工作项目化是地方治理的重要方式。在项目治县时代,项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发现,项目制正在改变县域治理模式和理念。作为地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抓手,项目制既是一种发展机制,也是一种借势手段,更是资金获取手段。J市经验表明,有效的项目制治理,一是要突出项目工作的核心地位,二是要树立系统思维,将项目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其他核心领域有效衔接起来,三是要完善项目制治理体系。机制建设方面,为实现县域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J市建立起抓打包、项目实施与推动、考核与激励、信息披露四大机制。

关键词:项目制;项目治县;项目化;治理理念

中国特色高水平工程实验队伍建设探究

——基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改革实践

作者:孟雁、陆紫生

作者简介:孟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陆紫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摘要:一流的工程实验技术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工程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着管理组织涣散、建设目标不清、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它们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实验队伍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验室特点,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实验队伍综合改革实践为例,构建了基于多理论综合的工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创新模式,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工程实验技术队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中国特色;工程实验队伍;多理论整合;改革实践

学科群落生态驱动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陈良雨、沈华

作者简介:陈良雨,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沈华,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摘要:在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上,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其中,学科群落生态作为由若干同类或非同类的学科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特定组合结构单元的关系总和,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驱动力。其作用机理表现在:高校“从0到1”创新发现的重要助推力是学科之间的协同性,而协同性是学科群落生态的基本功能;高校重大技术突破的重要支撑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而学科间的交融性是学科群落生态的关系样态;高校颠覆性创新观点的孕育条件是学科知识重组,而学科知识重组是学科群落生态的运动状态。在该逻辑下,生态网络建设、跨学科组织建设、梯度结构布局可以成为学科群落生态驱动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学科群落生态;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跨学科组织;知识重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