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使馆里的历史纪念馆

马振岗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马振岗


1940年11月生,山东省人;1995年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副部级);1997年至2002年担任驻英国大使;在英期间,获得米德萨克斯大学名誉博士、中兰克郡大学名誉院士、英国皇家亚洲协会名誉会员等称号。


音频

正文


我国在世界上有200多个驻外使领馆和常驻机构,但设有历史性纪念场所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驻英国大使馆。这里记载着我国历史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那件事几乎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这个事件就是孙中山在伦敦遭清朝驻英公使馆绑架并被囚禁的经历,这个场所就设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内的“孙中山先生蒙难室”。

事件发生在100多年前。1895年孙中山先生筹划广州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悬赏1000两白银缉拿他。孙中山被迫逃往澳门,后到香港,然后乘船到了日本神户,再到横滨。在那里割辫留须并换西装后,远走夏威夷,最后辗转去了美国。

康德黎,英国人,出生于1851年,1889年至1896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担任教务长。孙中山在医学院学习期间不但成绩非常优秀,而且见识也超过一般的同学,因此,非常受康德黎教务长的赏识。


1896年10月1日,孙中山到达英国伦敦,投奔他在香港学医的老师詹姆斯·康德黎。康德黎与孙中山关系很密切,把他安顿在离自己寓所不远的葛兰旅馆里。孙中山举目无亲,几乎每天都要到康德黎家里去。康德黎家就在清朝驻英使馆附近,康德黎和友人孟生一再警告他:“慎勿行中国使馆,致坠陷阱。”孙中山虽也有警惕,但当时他只有30岁,阅历不深,加上初到伦敦,路途也不熟,终于没能逃脱一场差一点丧失生命的灾难。

当年囚禁孙中山的小房间的铁窗


10月11日是个星期日,孙中山照例步行去康家,并准备一同去做礼拜。路上,一名叫邓廷铿的华人主动上来搭话,并与孙中山攀认同乡,显得很热诚。后来又有一名华人加入交谈,两人力邀孙中山到他们家里“烹茶进点,略叙乡谊”。孙中山一再婉拒,他们却纠缠不放。

行至鲍特兰大街49号大门前,两人一左一右挟持着孙中山,强行把他推进大门里。孙中山进去后立即发现中了圈套,无奈为时已晚。他被带到三楼,囚禁在临街的一个小房间里,窗上安有铁栅栏,门上加锁,日夜有人监视,与外界完全隔断了联系。

其实在孙中山到达伦敦之前,清廷驻英公使(当时相当于大使)龚照瑗就从驻美公使馆获得孙中山去英国的消息,雇用英国密探侦察孙中山行踪。龚照瑗还曾派公使馆参赞马凯尼(英国人)到英国外交部试探英国当局,要求协助缉拿孙中山,遭到英方拒绝。

此议未成,马凯尼等人就安排筹谋了诱捕计划,而邓廷铿实际上是使馆的翻译官。囚禁孙中山后,公使馆根据清廷总理衙门的指示,花用7000英镑租了一艘2000吨的轮船,并制作了一个大木箱,准备把孙中山装在木箱里面,秘密押解回国处死。

孙中山知道自己处境危险,想方设法要给老师康德黎传递消息。他先是几次写好便条,包着硬币从窗缝里投到街上,希冀被人捡到送给他老师,却均未成功。清使馆发现后,对他看管更紧,连小窗户也完全封闭。孙中山没有办法,转而请求每天送饭食的英仆柯尔,希望他能给康德黎传递消息。

孙中山写给老师康德黎的求救纸片


柯尔起初以为孙中山是坏人,又怕担当风险,不肯答应,后来发现孙中山每次饭前都做祷告,认为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态度才有所转变。孙中山乘机做他的工作,终于打动了他,同意传信。孙中山悄悄写好便条交给他,并给了他20英镑。柯尔通过他妻子把消息传给了康德黎,后来还把20英镑也亲自交给了康。

孙中山“失踪”后,康德黎十分担心,四处寻找却是渺无音讯。10月17日晚,康德黎收到此信后,立即投入营救。他同孟生一道,找了警察局和外交部,并把这一情况透露给报界。10月22日,《地球报》根据康德黎的口述首先报道了这件事,并用了《可惊可愕新闻》《革命家被诱骗于伦敦》《公使馆之拘囚》等醒目标题,其他报纸也纷纷刊载。

伦敦市民获悉此事,出于义愤。接连到清公使馆示威,高呼“释放孙逸仙”的口号。英国外交部一是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二是怕事情闹大引发麻烦,不得不介入,遂向清使馆递交了《备忘录》,以“破坏国际惯例”和“侵越英国主权”为由,要求释放私捕人员。在此种情势下,公使馆只得于23日把孙中山放出来。从诱捕到释放,孙中山被关在那间小屋里12天。

作者(右一)正在给客人介绍孙中山纪念馆的情况,右下为康德黎铜像。


孙中山脱险后,又在伦敦居留了近一年时间,继续探索救国的道路。他潜心研读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理论,进行社会考察,并结交英国“朝野贤豪”。他经常去的地方是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半年多时间里有68次之多。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在保存的读者登记本上,还可查到孙中山签名的记录。

这是孙中山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的一段时期。此前,他提出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更多是立足于反清、“反满”。在伦敦的这段岁月里,伦敦东区贫民窟等情景、工人罢工遭残酷镇压的现实,引起了他的深思。欧洲列强虽“国家富强,民权发达”,人民却未能登“极乐之乡”,“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他从中得出结论:“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伦敦被难记》,孙中山著,甘作霖译,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封面为红、黄、蓝、白、黑五色,取意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


孙中山先生后来写了《伦敦被难记》一文,回顾了这段经历。他在其中谈到,虽被绑架囚禁受到惊恐,但却有两方面收获:一是通过这一事件,使世界知道了中国有个从事民主革命的孙中山,对他日后到各地宣扬革命甚有裨益;二是加深了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促使他完成了三民主义理论的创建。

使馆囚禁孙中山先生的那一个房间,后来被开辟成了纪念室。20世纪80年代,使馆楼房进行内部彻底改建。从整体设计考虑,无法保留原来的房间,便在三层(实是二层半)处,按原来式样专门重建了一个房间作纪念室。但房间小窗改为南面临街,窗上的铁栅栏仍是当年旧物,室内的金属网状电灯罩也是原件。原来的房间是当年使馆下人使用的,只有三米来长,两米多宽,仿建的房间也以此大小,但房门与使馆其他房间统一,是一扇米黄色木门。

作者(右)夫妇与许光建大使(左)在孙中山纪念馆。


悬挂在纪念室迎面墙壁的题匾上,是胡耀邦同志亲笔写的《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十个道劲有力的金色大字,这是他1987年访问英国时书写的。题匾之下,在铺着紫红色丝绒布的桌面正中,摆放着一座孙中山半身铜像,身着中国传统对襟上装,面目端庄而慈祥。铜像高63厘米、长60厘米、宽30厘米,这是1937年孔祥熙敬献的,底座上刻着他的题词,每行1-6个字,共有14行。

全文是:“民国二十六年五月,祥熙奉命参加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谨于驻英大使馆总理蒙难纪念室铸立总理铜像,以昭景仰而垂永久。孔祥熙谨记。”在另一侧的桌子上,是一座小一点的康德黎铜像,也是孔祥熙献赠的。孙中山纪念铜像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康德黎铜像是三级文物。

胡汉民条幅(部分)


两面墙上,一边挂着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书写的孙中山蒙难札,是三首七言绝句。

第一首曰:“鱼服西行困豫且,锄秦大业问何如,当年不作拘幽撡,今日人寻羑里居。”

第二首曰:“宋仇匡畏尚纷纷,振锋乘桴况有闻,妄欲头颅行万里,谁知天未丧斯文。”

第三首曰:“羹墙(原文竖心旁)如遇一凄然,蒙难成书世已传,终见神明造华夏,弓髯攀坠又三年。”

第三句原文是8个字,终字后面是个“是”字旁加三个点,疑为“尟”字。

何以如此,耐人寻味,至今我也没搞明白。第二首诗二三句间和第三首诗首句后都有注释。诗后题有“补录十七年夏游伦敦题诗观总理蒙难所居室寄呈复初公使 汉民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三十八周年纪念”。

三首诗字体大,其余均是小字,全都用潇洒行书写成。此件现镶嵌在镜框里,属于国家三级文物。

对面墙上,挂着民国时期驻英公使郭泰祺书写的《孙中山蒙难纪念室记》。正文共3段计475字,文后题“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五月 广济郭泰祺敬撰并书”,下方盖有他的图章。第一段详细描述了蒙难全过程,第二段简析孙中山此次蒙难之意义,第三段是自己瞻仰蒙难室之感慨。整篇题记用同样大小的工整楷字书就,整齐而雅观。此件也是国家三级文物。

早些时候,还有汪精卫写的一幅东西,现不复存在,可能已毁于“文革”时期,颇为可惜。


- END -

转自 | 《难忘英伦》    作者 | 马振岗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国际公务员”成长记

英国老师柯鲁克教授

听毛主席作报告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使馆里的历史纪念馆

马振岗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