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人分析中国政治,叹为观止!

点击加关注👉 世界人文历史 2024-05-25

编辑:微信公号@世界人文历史

📌

推荐关注


大家知道,1992年1月,当时88岁高龄的邓小平去了一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史称“南方谈话”(民间一般称“南巡讲话”)。这次讲话的重要程度有多大,我没资格多言,不如转述一下他自己的说法吧。


据邓家人回忆,南方之行结束不久,邓小平身体出现了较明显变化。到1994年夏天北戴河休假期间,医生已不再同意邓下海游泳了。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恶化,邓虽不大在意,但也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所以有一次他对自己的胞弟邓垦说:


“我个人不重要,对我来说,现在死正好是时候,但我还想多活,还想看看。我这一生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个阶段在历史长河中是个重要的曲折的阶段和取得最好效果的阶段,就是这次‘南方谈话’定了调,这个调没有定错。12亿人口有了明确的方向,道路与方法……我们没有辜负这些年,做了好事,这辈子就可以了!”


邓这段“自我定位”,虽寥寥数语,却胜过无数篇洋洋洒洒的“邓论”研究文章和专著——除了傅高义先生的《邓小平时代》。


现代史大家沈志华曾说:“傅高义能写出来《邓小平时代》,中国人写不出像他那样的。”


所以连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也曾建议,“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译者是著名学者冯克利先生,其译笔精准且朴实无华。本书豆瓣评分高达9.3,冯先生高超的翻译功不可没。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火速下单,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前面提到“邓小平胞弟邓垦”,可能很多人都未曾听闻过此人。


邓垦原名邓先修,是邓小平(原名邓先圣)的二弟,1935年入团,1937年入党,在延安时做过《解放日报》和《参考消息》编辑,后历任泸州行署专员,重庆、武汉二市的副市长,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及省政府顾问。


大家不知邓垦,其实也很正常,因为邓小平这个弟弟确实很低调……


然而大家更不知道邓垦还有一个更低调的儿子叫邓野——他个是奇人出身名门却一不做官二不经商,一辈子甘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而且身为胜利者的后代,却能跳出意识形态窠臼,去最大限度地揭示历史真相。


抗战末期,民主气氛高涨,而在这种情况下又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人们不仅为国家、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更有理由期待以此巨大历史转折为契机,中国开始走向民主自由之路。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战竟全面爆发,许多人“心向往之”的民主政治并未实现。


这段决定中国命运、充满戏剧性惊天巨变的历史,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在民国史学者邓野看来,抗战胜利后,内战其实无可避免。民国的政治逻辑是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用武力决定国家权力——这个历史局限是再多的努力也难以超越的。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邓野,因为他为人非常低调,一心埋首书山,出书也基本没有做过宣传。撇开这点不谈,身为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的邓野,学术水准是实打实的,不掺水分,研究成果得到业界公认。

 

▲国军从浙江台州大陈岛撤离大陆


邓野的伯父邓小平一生几起几落,每一次震荡都会波及到整个家族。邓野回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近距离体验‘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的滋味。这实在是一种残酷的精神体验。”


雷颐对这位低调的老同事赞叹不已:“很多搞社科研究的一辈子跳不出条条框框,像邓野这样的家庭出身更难,毕竟他的父辈就是亲身参与历史的,为什么他能跳出来?”


出版社编辑坦言:“惟有邓野这样的出身,才能写出这样高水平、有深度、有内幕、耐看如大片的佳作来!”


▲北洋时期议会


一位最擅长运用材料的民国史学者

 

对我们来说,民国史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两党角力、多元政治的历史断层,这段历史既杂且乱,又涉及两党。因此,往往也是历史真相的深水区。


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也很容易先入为主。大陆的有些学者往往是档案材料怎么说就怎么写,台湾的学者也是大体这样。有的人一辈子跳不出条条框框,成为旧史料的搬运工。

 

邓野是少有的例外。他能摒弃一些近代史研究者惯有的立场先行,不做价值与道德判断,跟着事实走,因此能与杨奎松、高华并列。又由于出身政治世家,政治敏感度非比常人,写政治博弈令人拍案叫绝,不但深谙内情,剖析政治斗争的水平也更出色,往往不动声色中就把国共间的明争暗斗,展示得一目了然。


◎ 民国的政治逻辑,史观超越史实

 

如果作者对历史进程的评判既冷静透彻,又能惜墨如金,就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深入思考的空间。邓野最牛的地方就是分寸感极好,能说清楚的一语点到要害,暂时还不能说的,一个字也不多写。

 

他在《民国的政治逻辑》中说:“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民国的政治逻辑是一个当事人难以超越的时代逻辑。因此,围绕联合政府的和谈,本身就是武力的产物。只有思想理论却毫无武装的第三方,仅仅是一个花瓶。


最可悲的是,最向往新政府的第三方人士,在当时两大党眼中连数都算不上。很多人为之可惜的和平机会,实际上,根本连机会都没有出现过。


邓野敢于揭露历史的真实,雷颐为此赞叹:邓野有一颗学者之心,最难得的是他以一个学者的客观、冷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这本书2003年第一次出版时,我写到政协会议闭幕以后,张治中举办一个招待会庆祝政协成功,同时欢迎江青到重庆,江青发言时就讲了几句废话,“我到重庆是来拔牙的,牙拔完了,马上就要回去。”审稿的时候就给我删了,说很敏感,编辑还专门找我谈了话,说万一上边要追究起来要惹麻烦什么的。这次再版我又把它写进来。


要了解复杂难明的国共关系史,邓野的作品不可不读。为此,@思想潮流公号联合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邓野作品集”。其中:


《民国的政治逻辑》是邓野研究中华民国史30年的学术结晶,最大程度保留了内容的完整性。此书在市面已绝版,数量非常有限。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3,由于涉及对种种至关重要的历史运动的评价,能出版更为不易。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更绝,豆瓣评分高达9.4,帮我们读懂、读透国共内战的来龙去脉。被历史教科书一笔带过的诸多关键历史细节,均被深度还原,精彩纷呈。书友评价,“政治史写到惊心动魄的份上,跪了。”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以严谨、引人入胜的论述,生动展示了弱国领袖如何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艰难地为自己腾挪出一片空间,读起来酣畅淋漓。


许纪霖:邓野先生不愧为政治世家出身,他对民国政治的阅读能力独步天下,天下无双。对民国政治的逻辑以及实践,他的分析如同庖丁解牛,丝丝入扣;其理解的高度与深度,令我们这些同行读了,也不由叹为观止。


感兴趣的书友,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多次断货,所剩无几):


历史学家高华(1954年5月-2011年12月26日)已经离开我们12年了。高华生前的最后一篇长文,是推荐我们阅读王鼎钧回忆录:“他的书,既是为历史做见证,也给我们启示和教益。”
王鼎钧的这个见证何其珍贵,又何其非凡,不仅普通读者闻所未闻,就连著名的近现代史大家也震撼不已、称颂不已。他一点一滴地把“历史上最大的骗局”给我们解开。



在台湾,无人不识王鼎钧,人称“鼎公”。鼎公已97岁高龄,人到晚年,耗尽17年,完成四册大书《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写尽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抗战时期,王鼎钧先后在日军占领区,和抗战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他成了国民党宪兵,看见了国民党最巅峰状态,后来沦为了解放军俘虏,在解放区生活;1949年后,他来到台湾。鼎公说,“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鼎公,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鼎公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的血泪控诉,而是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说,这部书,简直是可遇不可求。我们当即决定加入版权竞争。同时,我承诺,尽最大努力保持作品原貌不变。”


这才有了这套书的大陆版。幸!



陈丹青:最近天天读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好看极了,生怕读完。


林达:王鼎钧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家。鼎公的四部回忆录在大陆出版,是读者的一件幸事。


席慕蓉:谁在告诉我们真话,谁在告诉我们每个人真实的心理所受到的伤害,那大概只有王鼎钧这4本书。我们不能够明白的问题,父母不能讲的场景,都在他的书里出来。


亮轩:《昨天的云》,写他的童年和家乡。《怒目少年》,写他抗战逃难的初期。《关山夺路》,写国共内战,所见所闻,所受到的刺激,精彩绝伦,你才知道什么叫国共战争。我们都人云亦云了一辈子,读到王鼎钧才算打开我们的眼睛。《文学江湖》写他在台湾被特务折磨的经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白色恐怖。各位,教科书都扔了吧,好好读王鼎钧的回忆录,比什么书都有用。


因历经1940年代各种战争,王鼎钧先生看到了人性最可怕、最丑恶的一面,可以说识尽人间愁滋味,他洞彻人生和人性,但不否定人生和人性,他永远坚持纯洁,但绝不是天真。真乃智者。

王鼎钧完整经历了那个年代长途奔波的曲折和坎坷: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天津被俘、俘虏营训练、徒步行走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最终从上海远走海外……

一路上,各种危机、冲突频发,各种艰难、意外互相纠缠,一个个场景震人心魄。

王鼎钧说:“我没有那么重要,我是想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希望读者能了解、能关心那个时代,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 

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经过大破大立,王鼎钧最终认同了现代文明价值。这条路饱含着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他走得很苦,但是最终毕竟突破了大山阻隔。

1992年,年近七旬的王鼎钧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2009年,四卷回忆录收笔。王鼎钧借凯撒的话来表达自己对这近一个世纪激荡的观感:“我来了,我看见了,我也说出来了!”

他说自己是用“等了一辈子的自由”,写尽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这部书堪称20世纪中国百年史的博大题材,能真实呈现,就殊为不易,而鼎公的文笔,以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著称,以格局和气象见长,更让这部书洛阳纸贵。

为此,@世界人文历史诚挚推荐“王鼎钧回忆录”:其中《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这套书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写透鼎公的人生哲学,别的地方,看不到!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现在即可一键收藏:


杨天石这是4本讲真话的书,没有假话,没有废话,没有套话,揭开了许多历史真相。

陈永发:“《革命四书》是一套能直面中国革命逻辑的佳作。杨奎松是这一领域内最有成就的学者。”

丁东:杨奎松的这部书是传世之作。

杨奎松《革命四书》(精装典藏版)在装帧设计上,选用最好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质感布面书脊,烫银字体,呈现特有光泽,内文纸张是特为本书研制的75克纯纸,阅读与珍藏皆宜。库存所剩不多,先到先得!
(精装典藏版,出版社直发)

@世界人文历史公号始终致力于精选优质文章,相信思想的力量,拒绝贩卖焦虑,以有价值的阅读,有意义的思考,遇见不一样的观点态度,看清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和纯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长按识别二维码赞赏,支持我们一起传播更多优质内容。

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哲学之路、思想潮流公号:

回复“文学名著”,即可免费获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99部(珍藏版)。

回复“公开课”,即可免费获取清华北大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全球各大名校的文史哲艺术精品课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