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浦东新区人才最新政,到底“新”在哪儿?

王伟业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王伟业 调查评估部研究员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年初,浦东新区出台力度空前的“1+1+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突破性的重大举措,引发了业界高度关注。那么浦东新区这次发布的人才新政,到底“新”在哪儿?请随本文一起来看。全文3035字,阅读约8分钟
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培育,把人才作为驱动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自变量和支撑,近年来先后推出人才“14条”、海外人才“9条”、人才发展“35条”等一系列突破性专题政策,在激烈的城市人才争夺战中抢占了先机。


这次浦东新区人才新政(全文简称“新政”)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全面强化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专门推出最新的“1+1+N”人才政策体系。其中的第一个“1”即浦东人才“25条”;第二个“1”是落实浦东人才“25条”的行动方案,包括24个专项任务;“N”是首批推出“明珠计划”等共11项配套的专项人才政策。


这些政策体系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在规格、力度和系统集成度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向全社会传递出浦东新区敬才爱才、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新”突破。


第一个“新”突破:建立新型大学“培育”专业人才
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同处东南沿海的沪、粤、琼三地,同样承担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创新的重任。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2022年12月,海南省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成功签约落地海南比科大项目,成为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德国公办高校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独立办学项目,建成之后将专门为海南自贸港培养高级产业人才。

深圳也于近期和香港大学签约,探索在前海合作区建立香港大学高等法律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动涉外法律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建设和培养,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对外开放水平。


作为肩扛“先行者”和“排头兵”重负的浦东新区,这次新政也将建立新型大学作为重要抓手,希望通过更加灵活开放、更加国际化的办学方式和理念,设立一批高层次新型大学和学院,加快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更有力度的制度突破。


比如,针对目前浦东新区国际教育机构仍主要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新政明确提出,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浦东新区独立办学,探索创办新型高水平产业大学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职业技术大学,并且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新型技师学院,将海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先进经验引入国内,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并为吸引更多的海外高能级企业落户浦东提供支撑。

针对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特别缺乏的现状,新政提出要探索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要素市场和重点金融机构合作,共同设立“金融市场学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引领区金融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育金融科技、金融工程、可持续金融等领域的高端领军人才。


第二个“新”突破:聚焦“四高人才”做全球人才蓄水池
据统计,目前浦东新区人才总量达到170余万,累计引进国际学校13所、国际医院(诊所)10家,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者2000余人。在此基础上,浦东新区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聚焦“四高人才”即全球高峰人才团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质量产业人才、高潜力青年人才,大力采取人才招引和集聚措施。争取到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0万人左右,其中硬核科技领域国际化人才总量年均增速5%以上,切实成为我国人才国际化程度和人才竞争力最高的地区之一。


为此,浦东新区专门推出人才“明珠计划”,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面向全球遴选并支持10名以上“明珠高峰人才”、300名以上“明珠领军人才”、600名以上“明珠菁英人才”、1000名以上“明珠工程师”,并提出资金资助、项目补贴、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12条一揽子的强有力激励措施。

比如,对“明珠高峰人才”入选者将给予每年最高500万元的贡献奖励;经认定的重大项目,将给予最高1亿元的补贴;创办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重点产业配套企业,则将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奖励。


第三个“新”突破:高端人才“直通车制度”实现全覆盖
人才“直通车制度”,就是政府在资格审核、入出境和停居留、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开放、更加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本次新政全面实施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更多地彰显国际化人才招引导向。如针对当前外籍人才中国永久居留证推荐办理的覆盖区域还不够广、标准条件还不够灵活等问题,新政提出:只要是在浦东新区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符合一定条件并经用人单位申请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推荐,就可以直接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不再受限于先前张江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实施范围。


同时,高层次人才“直通车制度”申报标准还拓展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紧缺的岗位目录。只要是这个目录内的人才,不管学历高低、是否有专家称号,都可以申请办理永居推荐。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相关高端人才的审核权限下放到浦东新区,如浦东新区最近获得了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外籍高层次人才可以凭借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在浦东新区设立科技型企业,并与中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四个“新”突破:强化对人才知识产权的经纪支持
新政提出,要探索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例如,要推动设立开放式、平台型、专业化的上海技术转移学院,培养一批集技术、法律、商务、财务等技能、知识于一身的高端技术经理人,搭建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解决技术转移各个环节的现实瓶颈问题。推进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跨区域交易机制,试点实行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优先推荐机制。

此外,新政也提出:支持境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浦东新区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目前,国际知名的法国利维知识产权公司、法国诺华技术股份公司和美国北维专利代理公司等成为首批获批在华设立常驻代表处的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这对提升国内和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个“新”突破,搭建高能级全景式人才服务平台
新政明确,要在优化审批机制、加强资源集成上再发力,围绕人才集聚、降本增效、交流融合、综合服务等环节,搭建集人力资源服务、创业投资、人才公寓管理等领域于一体的一站式、专业化、品牌化、全景化的国资服务平台,为海内外人才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比如,新政提出设立国际人才驿站,为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创业首站、职业发展首站服务。具体做法有:在创业初期为人才提供14天以内的免费住宿、1-3个月的免费工位、免费代办注册等服务。


又如,搭建人才安居信息服务平台,把各类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运营主体手中的安居房源汇总在一个门户平台上,让人才可以在线比选、申请人才公寓,就像使用“网购平台”一样便利。


再如,开发“留沪码上测”微信小程序,留学生可直接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入境通道扫码登录,根据系统引导回答一道道简单明晰、口语化的是非题,无需学习专业、严谨的政策条文即可对落户政策“一码了解、一扫掌握”,真正实现“一出浦东飞机场,就到国际人才港”。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纪念王永鉴先生:学习您的精神,传承您的事业【原创】未来已来:算力交易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现实风口【原创】一个80后“老”会计的见证:华略智库8个年头的变与不变【原创】浅议ESG投资策略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原创】新任总理首次外出调研制造业企业,释放什么新信号?【热文】超重磅!刘鹤发声:发展集成电路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热文】李强总理首次调研为什么选湖南株洲和长沙?
【热文】新任湖南省委书记:把营商环境打造成造福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热文】毛泽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
【热文】一位县委书记的招商之道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