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梦孙颖莎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真有人心险恶吗?

朱步忠 朱老师作文评点工作室
2024-08-29

陈梦孙颖莎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真有人心险恶吗?


01


孙颖莎的故事,起初是公众对“莎头”这对组合的热烈追捧,满怀希望她能夺得桂冠。

然而,随着赛程的推进,当期望未能如愿以偿,个别观众的情绪失控,竟对孙颖莎的对手陈梦做出了不礼貌的手势。

这一连串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多重议论。

涉及饭圈文化的泛滥、国民素质的探讨、教练团队策略的质疑,乃至运动员自身努力的评判。

但在我看来,孙颖莎的这一系列经历,其核心实则是心理学中一个普遍现象——投射心理的生动体现。

投射心理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将自己内心的期望与愿望,无意识地投射到他人身上,正如许多父母期望子女出类拔萃,成就非凡。

二、是将他人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不自觉地与自己联结起来,感同身受。例如,目睹他人的不幸,我们往往会心生怜悯,甚至泪水盈眶。

三、是自我与投射对象的界限模糊,产生一种“我与他合为一体”的错觉,这导致了“我认为的即是他认为的”这类误解。就像母亲总觉得孩子穿得不够暖和,即便孩子本人并不觉得冷。



02


再聚焦于孙颖莎,媒体巧妙地将她与王楚钦绑定为“莎头组合”,这一CP设定虽非现实,却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众多尚未踏入恋爱领域的观众,虽表面上沉浸在观赏他人情感的甜蜜中,实则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如同暗流涌动。

人皆渴望被关注与呵护,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障碍,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涉足情感的河流。

他们或许在观望,或许在犹豫,心中那份对爱的憧憬与现实的隔阂交织成一张复杂的网。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他们曾经历过恋爱的甜蜜,甚至已步入婚姻的殿堂。

但每当回首往昔,那份初见的纯真与美好总能触动心弦,与当前或许略显平淡或充满挑战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纳兰性德的词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份对美好永恒不变的向往,在现实中却往往被秋风般的变故所侵蚀,留下的是对过往无尽的感慨与惋惜。

正当公众还沉浸在“莎头”CP的甜蜜幻想中时,王楚钦的球拍意外受损,他本人的比赛也遭遇冷门出局。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秋风扫落叶,给原本温馨的氛围平添了几分凉意与遗憾。



03


此刻,群众的情绪复杂交织,愤怒与期待并存。

愤怒源于那份刚刚萌芽的美好愿景,竟被突如其来的破坏所击碎,且这破坏还是人为所致,令人难以接受。

这种情境,不禁让人联想到个人生活中的情感挫折,仿佛那段本应顺遂的爱情:

被外界的无情力量——如同未来亲家的阻挠——硬生生地掐断,激起心中无尽的愤慨与不甘。

然而,愤怒之余,群众心中仍存有一丝期待。

他们转而将希望寄托于“莎莎”孙颖莎身上,相信她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延续那份未完的甜蜜故事。

于是,“莎莎”被赋予了近乎神化的地位,成为了不可撼动、不容失败的象征,她的形象被媒体精心包装,推向了公众视野的前沿。

在这个过程中,孙颖莎仿佛变成了一件被展示的商品,其所有细节——

从“生产日期”(即她的成长历程)到“生产产地”(即她的训练环境),乃至“配料表”(即她的技术特点与成就)——

都被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媒体的聚光灯几乎全部聚焦于“莎莎”。

而她的竞争对手陈梦则相对被边缘化,这种不平衡的报道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孙颖莎的过度关注与期待。

与此同时,商品化的孙颖莎也享受到了“溢价”的待遇。

正如奢侈品与普通用品之间的价值差异,金牌运动员与非金牌运动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样天差地别。

孙颖莎的个人品牌因此被无限放大,她的每一次出场、每一次比赛都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背后,既有媒体推波助澜的功劳,也离不开群众那份热切而复杂的期待心理。





04


当孙颖莎与陈梦在决赛舞台相遇,宛如小编老家那句俗语所言,“父母偏爱幼子”,某些观众的心理也悄然作祟。

他们似乎默认了先达者已尽享荣光,后来者则需更多关照,甚至在心中预设了一幅幼子略逊于长子的图景,要求长女(陈梦)在成就上对幼女(孙颖莎)有所谦让。

尤其考虑到陈梦已在东京奥运会上摘金,部分观众便化身为“公正使者”,主张“均贫富”的理念,认为陈梦应将这份荣耀转让给孙颖莎,以此实现他们心中的平衡。



这一心态的蔓延,甚至催生了对教练团队的无端猜疑,阴谋论四起。

但深入审视此次孙颖莎的风波,不难发现:

大多数观众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她能收获爱情的甜蜜与赛场的辉煌,乃至奥运金牌的荣耀。

他们虽心怀憧憬,却也理智地认识到梦想与现实的界限。

然而,总有少数观众,其行为已超越了一般观众的范畴。

他们将个人的挫败与不满,化作对他人的指责与谩骂,这种情绪的投射,是对他人努力的漠视与不尊重。



他们尚未领悟:

起初,或许误以为他人的尊重源于自身的优秀;而最终明白,真正的尊重,往往源自于那些能够给予尊重的人自身的修养与格局。



热点推荐

教育为什么注水?为了大家的快乐啊!

郑钦文成功背后:超越金钱的“鸡娃”艺术

法院干部亦赴网举报:正规维权渠道何在?

伪装良善的伪善者,其实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陈梦问鼎,表哥黄晓明“狂欢”:人性的真实写照,家族荣光闪耀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朱老师作文评点工作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