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访香港! “蛟龙号”来了

大湾区之声 2024年09月23日 14:24



明日(24日)

香港将在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

“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进港欢迎仪式

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到港



“蛟龙号”首次到港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自8月10日起航以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18次下潜任务,搭载包括8名外籍科学家在内的十余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这是“蛟龙号”的首个国际航次,也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



据了解,“深海一号”船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9月23日至25日停靠香港,这是“蛟龙号”首次访问香港,其间科学家们还将为香港学生进行科普讲座。



据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早在2013年“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就有香港的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近期“蛟龙号”历史上的首个国际航次又有三位香港科学家参与其中。 


许学伟说,未来香港科学家还将继续参与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以及内地其他深海科研活动,内地科学家也会积极参与香港的国际学术活动。




“蛟龙号”访港安排
9月24日
上午: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
“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港欢迎仪式
下午:香港科学馆
科普讲座:内地专家和外方专家将携手为香港的师生们送上四场科普报告,内容包括多姿多彩的海洋生命、深海地质地貌和板块运动、深海的生物资源及其挑战和前景、深潜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9月25日
上午:“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国际研讨会
下午:圆桌论坛:专家们将围绕最新一航次的科学成果,以及国家深海大洋工作等进行总体交流
“蛟龙号”带回了哪些代表性生物样品



北京时间8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9次下潜作业。当日的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处海盆进行,最大下潜深度4706米。在约5小时的海底作业中,科研团队共观察及拍摄到肉食海绵、玻璃海绵等近10种海绵生物,采集到海参、海绵、海百合、海星、珊瑚5种代表性生物样品。


还有哪些“神奇的生物”呢?



梦海鼠,是一种深海游泳海参,身体前部延伸出12个圆锥形触须,像一个网状面纱。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研究员孙永福介绍,梦海鼠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外观会发光,还会变颜色。年轻的梦海鼠外观淡粉红色,身体半透明;年老的颜色是深棕红色到紫色,并且不再透明。
小飞象章鱼是八腕目面蛸科烟灰蛸属软体动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软体动物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
它因其鳍状是大耳朵结构而得名,当它们在深海游泳时就会不停地挥动眼睛上方的大耳朵,非常可爱。
盲虾与硫细菌共生,当虾壳表面的硫细菌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它会用前肢将细菌从体表刮下来,当成食物吃掉。
今年执行的中国大洋83航次中,“蛟龙号”在北大西洋热液区观察到大量盲虾。

来源:总台央视新闻、大公文汇等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赵静雅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湾区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