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己亥端午 佛山扒龙船 处处龙鼓响!

梁氏文化馆 话说佛山
2024-08-31





己亥端午 佛山扒龙船 处处龙鼓响! 


《长塘龙鼓》

(梁荣新)

一湾塘水二龙争,

岸上欢呼声贯云。

扒到尽时锣鼓散,

金猪老酒任人分。


**

(塘头曼硕堂)


《五月端阳》

(梁柘成)

五月端阳戏水花,

亲娘为我额朱砂。

长塘不尽欢声笑,

锦绣龙船耀彩霞。


**


《端午节/七律》 

(梁淦)

五月端阳粽米香,
神舟大地忆贤良。
离骚诉恨千年过,
屈子忠心万代扬。
艾叶驱邪扶正气,
雄黄酿酒利身强。
风吹云动平常事,
竞渡龙船奋勇翔。


**

**

(叠滘龙船)


《端午节》

(里英)

粽子龙舟南越水,

流传今日惹尘寰。

追根历史根何在,

炮仗声声荡世间。



《一花一叶一潇湘》(逸民)

       又是端午佳节,还是说一句节日快乐吧,一个又有假放,又有粽子飘香的节日,不知为何给一些人搞得不能说节日快乐。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人,最为流行的便是纪念屈原一说了,当年屈原世人皆浊而他独清,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只有他上下求索,结果是他自己自沉于汨罗江,后人有人评论说,其实,是众人皆醒而屈原独醉,他所爱的国家其实并不爱他,他不容于世,不容于众人而觉路漫漫其修远,卒之在五月初五这天自沉于汨罗江。离骚读罢怨声声,曾向江边问屈平:醒还醉,醉还醒,笑指沧浪可濯缨。


汨罗江头春水生,汨罗江上楚歌声。人间若解三闾苦,水底龙鱼亦有情。有人说,与清明节一样,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古人的,而屈原的命运更为悲壮,在这么一个沉重的节日,说一声节日快乐,似乎是与这个节日的内涵不太相符,其实不觉其然,端午节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早已经演变成一个人们娱乐性的节日了,例如关于古代节日的起源,有人认为端午节为齐景公所置,齐景公的生卒时间为公元前547-前490年,而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据此端午节要比屈原“早生”150多年,显然端午节与三闾大夫无关,与伍子无关,与爱国无关,<<清嘉录>>上有:端午为龙舟竞渡,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沓,投鸭于河,龙舟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这一天,男女老少,倾城出游,这段文字表明,端午节纯属一个娱乐性的群众节日。近读周君所著《羊城声色味》一书,中有一段:在珠江纵横的水网里蛰伏的无数枝桠,每年一度的端午时节总是花摇枝擅--斗龙舟的神采一时间占尽五月的风光。四方的村民总是藉此龙船会鼓捣起一个个人气蒸腾的庙会,热闹起这春夏交接的日日夜夜。本来是追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大夫的纪念活动,经过从南汉到明清的演化,如今已是纯粹的体育竞技及民间不可或缺的游戏了。


      

 端午节,也即五月初五,俗称端五,“端五之号同于重九,世以五为午,误”,这错误如何产生,无从考究,如今已习惯成自然。据说在古代节日中,留下最多风俗习惯,并到现在还流行的,就是端午节了,什么龙舟竞渡,包粽子等等,当然,如今可能就只是这两样为人所熟知了,所以端午节才被称为粽子节,可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家乡过端午节,没有扒龙船,只有包粽子,家乡包粽子的节日有三个,一个是端午,另两个是冬至和春节,三个节日包的粽都不一样,端午包的称为碱水粽,只有糯米,吃的时候要粘上白糖。


      在所有的端午节习俗中最为注重的就是健康了,龙舟比赛是一项体育活动,自是为了身心欢愉,饮雄黄酒,佩戴五毒符,辟瘟丹,系长寿线,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就拿雄黄酒来说,古人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去毒虫。“细切蒲菹劝举觞,不须九节认灵菖,娇儿怯试烧春味,一抹红妆半额黄。”在北京等地方,曾把五月五日当成女儿节。“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谓之女儿节”(《宛署记》)


     

 如此,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才是设立这个节日的本意。于是,纵然没能参加龙舟竞渡,运动运动也是可以的,时代在变,节日的习俗也在变,早上到公园走走,到山逛逛,在翠绿的世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仰望天空,白云悠悠,蓝天依旧,好好的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清气爽,不饮雄黄酒,而针对这酷暑天气,煲一个利水去湿的冬瓜盅,也算是应个节吧。

       在描述屈原的诗篇中,最为喜欢的是下面一首:春风吹到读书堂,屈宋文章有瓣香。手把《离骚》随意写,一花一叶一潇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