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咋这么甜喃?原来……

成都发布
2024-08-2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炎夏未褪,秋凉初至这个季节适合独自遥望星空适合与爱人牵手漫步今天,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乞巧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因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和无数诗句而闻名因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具有了“情人节”的内涵在古代七夕是女孩子们的祈福节不管是爱情还是小儿女的巧心思都如蔓草上初结的露珠一样晶莹、可喜节日的内涵不尽相同节日的浪漫却古今如一



将时光倒回到千百年前生活在巴蜀之地的人们如何庆祝这个富有浪漫气息的节日?今天,跟着小布的脚步感受历史深处的浪漫与馨香

诗文中的成都七夕

见证锦江边夜市繁华













七夕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中的诗句,记载了古人眼中的牵牛织女双星。从《诗经》的时代开始,这个节日就和诗分不开了。叹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有汉朝《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之篇;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是写出了这一时节的物候;到了宋朝,词人们借词写情的功夫愈发精妙,“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真可谓顾盼多姿,摇曳生情。


▲东汉·龙虎衔璧牛郎织女石棺盖拓片


诗人笔下的七夕,寄托了不止一种情感。和中秋一样,初秋的凉意,也容易唤起诗人的故乡之思。比如大文豪苏东坡,“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这首《鹊桥仙》,就作于七夕节,东坡在七夕想念家乡,只可惜江汉相隔。“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诗人以此旷语作结,光风霁月的襟怀跃然纸上。“山途何渺渺,愁思极纷纷。”数百年之后的杨慎,在《七夕亿远》中表达了同样的乡关之思。
在宋代诗人的笔下,也记录了当年成都七夕节的景象。宋代诗人田况农历七月初七游历成都时,曾在大慈寺阁吟诗《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诗中写到“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诗中的“乞”指的是“乞巧”,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七夕”。锦江边的灯火,就这样辉煌了千年,今天站在江边凝望,也许不难在脑海中复现宋代锦官城的繁华。
▲宋·燕文贵《七夕夜市图》
当年的七夕夜市,是怎样的?据档案史料考证,宋朝之前,大慈寺周边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市。一年中的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节日的庙会期,大慈寺前就会热闹非凡。七月初七晚上,商家们会摆出各色丝线锦带、女红家什。此外,寺庙还会特地在这一天从寺院墙头挑出灯笼,将整个夜市照得灯火通明、流光溢彩。
除此之外,在南宋祝穆编撰的《方舆胜览》中也有云:“每岁七月七日,蜀人登大慈寺前雪景楼观夜市。”

民俗里的成都七夕

乞巧、投针,浓浓女儿情













在汉代,七夕与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重阳、腊日等中国传统节日一起形成定制,延续至今。而民间,七夕的节俗活动也逐渐丰富,与亲人团聚,曝衣晒书,以瓜果祭牛郎、织女,拜巧神,穿针乞巧,种巧芽,祈求爱情,七夕成为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 《唐宫七夕乞巧图》


古代七夕很多民俗,都与一个“巧”字有关。“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锦城以蜀绣、蜀锦闻名于世,蜀女对一双巧纤玉手自然有着强烈的期盼。古代,七夕节这天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因此妇女还要穿七孔针,乞求得到织绣的巧技。在宋代名臣京镗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期间,也曾写下《满江红·壬子年成都七夕》,其中便提到了“银汉桥成乌鹊喜,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
穿针,穿的什么针?历朝历代各有不同。汉代女子穿的是“七孔针”,到南朝则发展为“双眼针”,用以缝制“合欢扇”。妇女坐在夜色下,借助微弱的月光,以线穿针,谁能穿过并穿得快就能“得巧”。
▲ 穿针乞巧
旧时成都女子,七夕青睐的还有投针验巧这一习俗。节日当天,各家女孩约好几位玩伴,各自沐浴打扮漂亮,去到居家宽敞或有院坝、天井之家。女娃们拿上一个干净的大碗,在正午打一桶甘甜的井水,满满地舀碗水,放在庭院小茶桌当中,让太阳光把碗中水晒熟,待傍晚月色星空下使用。傍晚,少女们依次把平日做女红所用的绣花针,轻轻放在碗中水面上。有的铁针会飘浮起来,在烛光与月光映照之下,碗底出现一朵花瓣或奇特花纹,不停变换。此时,少女们喜悦欢笑,相互夸奖对方心灵手巧。
古籍《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记载,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意思是水底下出现的针影,若是呈各种形状,便是“得巧”;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
▲《乞巧图》清·钱慧安 
七夕,是一个承载着浓浓女儿情的传统节日,爱美之心,古今皆然。古时,七夕这天,四川地区还有用豆芽乞巧、拜织女、染指甲等习俗。例如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县志》中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七夕前一晚,女孩们会将凤仙花花瓣和根茎捣成汁,放少量的明矾,涂抹在指甲上,静置一夜,就可得到橘红色的指甲,期待带来好运的同时,也会使手变得更加美观。这和现代女子“做指甲”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传颂千年,不能不让成都的小儿女们动情。昔日,在江安河畔的金花桥下,还有一个七夕习俗传承了千年,那就是放河灯。在这一天放河灯的主要是女孩和新妇,大家一边放河灯,一边还默默地祈祷祝福,待河灯放完后,仍站在河边上久久不愿离去,翘首远望河灯漂浮在水面上顺流而下,波光粼粼,星光闪烁。成都竹枝词云:“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据传,古代成都的女子在这天晚上放河灯,是因为怕牛郎在上天时看不清暗夜中的鹊桥,所以河流中放河灯,让牛郎借灯光认路,好快步踏上鹊桥与织女相会。不完美的故事,带来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美好愿望,滋润着人们的感情世界。

街巷中的成都七夕

这条街,与牛郎织女“深度绑定”













悠长的历史

在这座城市的街巷中留下了印记

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成都的这些街巷

就和七夕节

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支矶石街、君平街

支矶石街,紧邻宽窄巷子。在这条街上,曾有一块年代久远的巨石,石高2米多,宽约0.8米,头小底大,状似梭子,传说这就是牛郎织女用来支撑织布机的垫脚石。
相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他乘槎远行,到达一处城郭,屋内有女子织布,河边有男子牵牛。张骞便问这是哪里,女子却让他去问严君平,并送给他垫织机的石头。等张骞回国后,果然到蜀郡向严君平请教。严君平说:“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女,意者其君乎?此织女支机石也?”原来,张骞遇到的正是牛郎织女,那石头就是织女的支机石。支机石从此就留在了成都,又名支矶石。而它所放置的地方,就成了成都的支矶石街;解答张骞疑问的严君平所居住的地方,又成了成都的另一条街道:君平街。
如今,支矶石被搬运至文化公园,竖刻支矶石三字仍很清晰。而支矶石的复制品就在成都画院对面的下同仁路与支矶石街交叉口,向后世诉说着这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 文化公园内的支矶石


科甲巷

清朝中叶,蜀绣逐渐形成行业,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最为著名,刺绣手工作坊多达八九十家。七夕当晚,科甲巷绣花铺的绣女会参拜织女星,民间称为“敬巧神”。她们对月穿针,祈求获得神奇技能,穿过者谓之“得巧”。然后以碗盛清水,将灯草或豆芽截成短节浮于水面,观看水中浮现之水影,以验“乞巧”。用手搅动使其旋转,如有两节相遇,即是如愿得巧,预示来年会绣出精妙的绣品,自然得到众多女伴艳羡。
▲1911年,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上“科甲巷”的位置
清人杨燮《锦城竹枝词》云:“豌豆芽生半尺长,家家争乞巧娘娘。天孙若认支矶石,块质犹存织锦坊。”


或思乡,或庆团圆或乞巧,或表达爱或浓或淡的情感都指向人们对美好的期盼织出七夕节的浪漫在七夕夜的成都你可以与爱侣携手沿着锦江漫步感受千年不变的灯火与浪漫也可以趁夏夜微凉点一盏茶读一卷书尽情享受闲暇滋味情牵古今,映照满城烟火无论动静,皆是幸福滋味这个七夕无论怎么过都记得大声告诉TA你的爱

推荐阅读>>

○官 宣 一 个 对 象

○成都这些花海火了!超美~

○今天,冲金!冲金!冲金!

○川大新校区,最新进展→

○成都博物馆公告:严厉打击OTA平台恶意倒票

○第32金!五连冠!

○两大巴黎特展,要来成都了!



策划/文案丨郑然 黄璟煜综合 方志四川 成都方志 成都日报四川手机报 天府广记 方志金牛成都发布编辑 | 黄璟煜

点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