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学子,山中十年,微光成炬!

青春川大 2024-04-29

在索玛花丛中,

我们与孩子们共同追逐梦想,
踏上新的征程。

十年甘洛接力支教,
是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而甘洛山区的孩子们,
则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如是说。

甘洛分团成员与小朋友们活动结束后一起合影留恋

2013年8月,四位川大研支团志愿者从成都奔赴甘洛开展支教扶贫工作,自此,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正式成立。


在这十年间,共有71名志愿者相继在此播种希望、挥洒汗水,并先后服务于甘洛中学、民族中学、民族寄宿制学校,现服务于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


除了10年甘洛支教,川大学子还在昭觉支教22年,在美姑支教11年。


回首支教旅程,无数闪光片段如索玛花的花瓣一样汇聚成青春之炬,照亮山里孩子的前行之路。志愿者们用青春与热情书写着动人的支教故事,将山区孩子的梦想点亮,让希望在大凉山蔓延。




捐资助学:做山区学子的“圆梦人”


涂子豪是四川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赴甘洛服务的志愿者。

在其支教生涯中,他深刻认识到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导致许多孩子被迫退学的现实,这令他感到十分心痛:如果这些孩子有机会完成学业,他们的人生是否会有所改变?

“因此,我想让他们能尽可能地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完成学业,自主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涂子豪每当谈起资助学生的初衷,都难掩激动的心情。

涂子豪与同学的合影

即将结束支教的他,还是放不下他这些可爱的学生们。在这一年里,涂子豪分别资助了两名高一和高三的学生。

高一的学生最终仍在下学期选择了退学,而高三的学生由于学业繁忙,只能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才有机会与涂子豪交流。高考结束后,当她与涂子豪交谈时,压抑的情绪再也无法忍受,哽咽地说:“老师,我考得不好,可能最后只能上一个专科院校,我很不甘心,也很害怕见到你们,觉得对不起你们的资助。”

资助学生给涂子豪的回信

经过长时间推心置腹的交谈,在涂子豪的支持和鼓励下,她逐渐放下内心的压力和不安,露出了释怀的笑容:“老师,也许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天空中闪耀的星星,有时做一盏地面上的路灯也很好。”

这位高三的同学明白了自己或许无法达到某些标准和期望,但她也意识到成功并不仅仅局限于光鲜的成就。做一盏地面上的路灯,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刻,涂子豪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坚韧与勇气,同时也体会到作为一名支教者所带来的影响力,更加坚定了继续资助学生的决心。


鼓励教学:做山区学子的“引路人”


“这一年是很值得的。”回忆起支教的一年,王怡宁的眼角再次泛起了泪光。

去年九月,满怀激情与期待,王怡宁坚定地选择了支教这条路,奔赴凉山州支教。“我的成长经历中,遇到了许多恩师,我也很渴望能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英语专业出身的王怡宁成了团里唯一的英语老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英语是一门令他们非常头疼的科目,甚至有些学生连字母都写不好,这也让第一次做老师的她很紧张忐忑、不知所措,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却意外地得到了让她铭记一生的回复:“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尽管有时候你会觉得委屈、无奈,但你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始终鼓励他们”。


此后,王怡宁努力设身处地去理解每一位同学,积极与他们沟通,很快便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英语课堂也变得愈加活跃,无形中也增强了同学们对英语的热爱。

王怡宁的英语课堂

临别之际,班上最内敛的学生曲木伍过木大胆地向她表白:“老师,你就像我的姐姐一样,因为你,我有了要认真学习的毅力。”这是曲木伍过木在课堂上说过的最大声的一次表达。

再次回忆起这些点滴,王怡宁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想到原来我在她心里会是这样重要的存在,很感动,也很温暖。”

“师生情要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我们的友情会延续。”这是漫长人生中转瞬即逝的一年,亦是值得终身怀念与感恩的一年,于王怡宁而言,这一年是难忘的经历,是成长的回忆,独特且意义非凡。

“我的学生说让我在川大等他们,他们会努力走出大山,在成都相见,那就期待着在将来我们会以各自更好的状态再次相见!”王怡宁深情地说道。


悉心教导:做山区学子的“知心人”


夏婉婷在甘洛县支教是担任高二数学老师。

初到甘洛时,她收到了班上数学科代表的微信添加请求,简单寒暄后,同学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老师你对我们要有心理准备,我们的基础很差的。”她当时很惊讶,但很快回过神来,并立刻回答学生:“没事呀,我们一起努力就好”。尽管如此,还是难免心疼。

同学们共同讨论数学问题

由于学生们数学基础较差,高二数学的课程难度相对较大,这使得数学几乎成为大家放弃的学科,但夏婉婷从未考虑过放弃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

对于一些害羞不敢提问的同学,她在批改试卷时会写下鼓励的话语:“有进步!但这里的计算问题,课间来找我单独给你讲!”

这样的秘密约定让学生感到轻松,也逐渐减少了他们内心的紧张和抵触;对于一些基础较好但不够细心的同学,她会鼓励他们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大家一起找漏洞,课堂氛围也就此活跃起来,大家对数学的恐惧和排斥也逐渐减弱。

“当我看到大家为了第二天的求导小测试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夏婉婷笑着说。

同学们给夏婉婷写的信

学生们曾给夏婉婷写过一次信。她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科代表信中的一句话:“在数学这门——我最无能为力的科目里,遇到了我最不能辜负的老师。”这句话让她感触颇深。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对别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她眼眶红了,“付出一颗真心,换来了很多很多颗真心,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经历。”








十年的支教历程中,无数像涂子豪、王怡宁和夏婉婷这样的支教者们用奉献和实干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据了解,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始终扎根教学一线,累计完成6万余课时的教学任务,覆盖彝族学生超过8000人次;在中小学以及街道社区开展“彩虹知语堂”、“七彩假期”、“彝新风”移风易俗等第二课堂活动百余次,共计800余课时,覆盖学生9600余人次;连续六年开展“雏鹰成长计划”教育帮扶公益活动,覆盖学生360余人次;开展家访活动七十余次;持续开展“索玛花儿”、“玛薇”等乡村振兴助学计划,资助学生共计600余名,发放助学款累计90余万元;积极联系社会力量,捐赠暖冬物资、教育基础用具、捐建基础设施累计折合190余万元,为凉山甘洛地区基础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的甘洛支教,不仅是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辉煌篇章,更是彝乡孩子们希望的源泉。如今的甘洛,是充满希望的甘洛,阳光洒在这片土地,支教者们种下希望的种子,圣洁、美丽的索玛花正向阳绽放。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这场跨越山海的奋斗之旅,承载的是71个青年无悔而珍贵的青春记忆。在未来的征程中,他们将继续以奋斗之笔,绘青春之梦,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初心走近甘洛大地,传递知识与爱,让这份珍贵的青春接力延续不息。

by/
来源|四川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丨张广权 农蕙语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曹丹 金晨雨


热文速递 |
小川图报 | 热亻匕了?小川送你夏日清凉!
四川大学团干部、学生骨干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及团十九大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梨园雅韵”京剧之夜活动隆重举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